返回

大明:实习也算工龄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79章 陈年旧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他在想莫非是他想错了?路上截杀的人真是汉王派去的?

    “再说汉王的儿子们,汉王有子十一人,除长子早逝,其他人都活的好好的,只是次子不得汉王喜,被贬为庶民,如今是三子为世子,你若是惹出是非来,何须汉王出面?”

    贾川深吸一口气,起身朝张政深深一揖,态度恭敬的道:

    “昨晚我确实是为了逞能,说了些胡话,不怕按察使笑话,自从知道要做这个差事,我便忐忑不已。皇上不愿意用或者不能用的手段,恰恰便是汉王所依仗的,他知道皇上忌讳什么,所以,我若是此行逼得急了,他杀我,我若是毫无力度,完不成皇上的任务,只不过,我之前觉着,他想杀我也没那么容易,可今日听了按察使的话……”

    “我还以为你不知乐安险境。”

    贾川苦笑道:“怎会不知,只不过不知到了这时候,汉王还有如此多的兵马,皇上怎能睡得着?汉王是个……有反志的人,与其等他准备妥当了再动手,不如按照皇上的节奏来,逼他提前动手,一来可以尽快消除这个隐患,二来剿灭的过程也可轻松些。”

    张政点头,从贾川的话中,他印证了自己的猜想,他沉吟片刻说:“替皇上分忧本就是臣子该做的,但……”张政看向贾川:“你若不能每一步都想清楚应对的法子,恐怕到了乐安,你活不过几日。”

    贾川面色发白的说:“我觉着我就算是想好了,去了也一样。”

    张政摆手道:“不一样!皇上……其实先帝开始便已经对汉王府插手了,只不过不明显罢了,皇上继位不久,一些政令应是刚刚传下来,且,这么大的事,皇上怎会只派了你来?耐心等一等,细细谋划一番,未必不能成事。”

    贾川眼前一亮,对啊!朱瞻基怎会只派他一人来?且他想起朱瞻基说过:其他事你不用管。

    张政见贾川像是明白了,便说:“去吧,先好好看看册子上的人,再从文书案牍中找找能用的案子,唉,但凡与汉王府有关的案子,不是找不到苦主了,便是人证物证不足,衙门里的人也是奈何不得,多为悬案,所以,能用的不多。”

    贾川再次行礼,他是由衷的感谢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接下来几日,贾川就像快要期末考试的学生,两点一线,专心学习。

    梁博看着贾川实习期间如此认真,不免对贾川刮目相看,谁不知道当官的只当官,活儿都是吏员在做?这个贾川一看便是有背景的,来日也定是要升迁的,按理说此时应该上蹿下跳的与各级官员熟络起来才是,可他偏偏日日待在司房中看案牍。

    宅子里的人这几日很是清闲,董圆圆和高云朵几次想要出去转转,都被高云天制止了,这次连顺子都劝董圆圆忍一忍,此处不比京城,没摸清楚之前,不要妄动。

    董圆圆不懂如何将前后因果放一块堆想,高云朵懂,她深知自己的性子,再想到贾川眼下的处境,便真的忍住了,使得二人整日无事便与那些婢女闲聊,若不是高云朵拦着,董圆圆已经认下好几个妹妹了。

    宅子里的粗活重活董圆圆都包了,谁说都没用,她总觉着吃饱了不干活浑身难受,而细致的活她干不来,比如女红,眼看便要到深秋,离冬日便也不远了,这些婢女闲来无事便跟着高云朵做起了针线活,宅子里有陈默按照高云朵的要求买了的各种质地的布匹,貂绒……董圆圆有时候抱着就往脸上蹭,直喊‘舒坦’。

    这处宅子是张政安排的,伺候的人也是,自然都是信得过的,只是贾川没问过,一直以为是陈默安排的,反正都是信得过的,倒是无所谓。

    这般安静的过了十余日,贾川仍旧没有找到可以突破利用的案子,他不免心焦。

    这一日,他找到张政,说了自己的担忧:“……这般前怕狼后怕虎,怕是要误了皇上的大事。”

    张政看了眼贾川,示意他坐下,而后想了想才说:“有个人,你或许能从他身上下手。”

    “谁?”贾川探身问。

    “汉王次子朱瞻圻。”

    “他不是不被汉王所喜,被贬为庶民,派去凤阳守皇陵了吗?”

    “这便要弄清楚,汉王为何不喜这个儿子?汉王世子在永乐十九年过世,后三子朱瞻坦被封为世子,怎就跳过了这个老二?”

    贾川双目放光,听着张政的解说。

    朱棣当年为了加强对明军的控制,一个重要策略就是让皇族与明军将领联姻,皇子、皇孙们的妻妾大多出自功臣之家,朱高煦的一个妾郭氏就是武定侯郭英的孙女,更不要说正妃韦氏。

    可偏朱瞻圻的生母没名没分不说,不知何故惹恼了朱高煦,王府再无此人,原本皇室秘闻,外人也只是猜测罢了,哪知等朱瞻圻十五六岁时做了一件事,使得外人觉着这个女人定是死在了朱高煦手中,不然朱瞻圻脑子坏了也不该这般做。

    他做了什么?

    那时候的汉王府还在南京,朱棣尚未迁都,朱瞻圻竟是跑到爷爷面前告了父亲一状,告的还不是别的事,而是自己爹的野心和一些不轨行为。

第79章 陈年旧事(3/4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